主旨问题关键词
简单的故事也有主旨吗?关键词链条、对立项、费曼、得出主旨

如何用阅读方法连缀线索,提炼出故事主旨?以小鸡卡梅利多系列的《我想有颗星星》为例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小鸡卡梅利多系列图书,我从中选择了《我想有颗星星》作为实例。故事讲的是小鸡卡梅利多晚上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天空,被流星的美丽所震撼,于是向着流星落下的方向跑去,想看看能不能捡到这颗星星。他追到海边,捡到了一个海星,以为这就是流星了。五步法第一步,寻找并连缀关键特征,包括同类词、重复的词和反义的词。这个故事里反复出现的特征有星星、流星和海星等各种星。

卡梅利多捡到这只海星,兴冲冲拿回农场给大家看,“大家快看!我捡到了天上的星星!” 号称无所不知的鸬鹚大叔嘲笑了卡梅利多,告诉他这是海里的海星。鸬鹚大叔自信地告诉小朋友们,天上发亮的并非是某种实体的物质。天空是一个大漏勺,你看到的只不过是漏勺洞里透进来的光,根本没有星星这种东西。

卡梅利多非常伤心失望,小羊贝里奥安慰他,带他去见自己认识的一个每天忙着看星星的人。原来那人竟是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略有天文望远镜,当然知道天空不是漏勺,星星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个天体。卡梅利多于是提出,“我好想摸一下星星。” 伽利略也嘲笑了他,说想摸到星星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小鸡长出牙来。

伽利略去睡觉之后,天空降下一个鸡蛋形状的宇宙飞船。途经地球的小鸡星人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正跟着老师在宇宙中游学。一只小鸡星人突然想上厕所,飞船因此迫降在地球。谁知道小鸡星人掠夺成性。刚一降落,老师和孩子们就冲出飞船,涌进伽利略的家,忙着搜寻旅游纪念品,喜欢什么搬什么,忙得不亦乐乎。

飞船上鸡去船空,只剩下想上厕所的那只小鸡星人。她忙着找丢失的鞋,终于还是尿了裤子。在她伤心哭泣的时候,遇到了好奇地钻进飞船,想要探个究竟的卡梅利多和贝里奥。于是,这只外星小鸡就带他们参观飞船,并分享自己经过亲自探索并亲眼所见的知识。她告诉他们,宇宙中单银河系就有一千亿颗星星。所以伽利略也有错。而且这些外星小鸡是长牙的,因为它们是吃肉的,伽利略又错啦!临走时,这只外星小鸡还送给卡梅利多一个纪念品,是来自金星的一块石头。这下伽利略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全都实现了,卡梅利多不但真的摸到了“星星”,还见到了长牙的小鸡。卡梅利多也把自己捡到的地球上的海星送给了外星小鸡作为纪念品。

这个故事好热闹,孩子好喜欢。那么,看完热闹之后,我们来看看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如果没人给你一个“总结全文中心思想”的现成的标准答案,我们自己如何得出故事主旨?

五步法第二步,关键词串。这个故事的关键词链条是什么?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构成了一个“星星到底是什么”的链条:流星、海星,还是漏勺的洞?鸬鹚大叔自信满满,号称自己掌握绝对真理,其实上代表了未经检验的习惯看法。人们往往会接受流行的、由来已久的观念,不加检验的相信“我觉得”或“我相信”式的想法。

另一条关键词链条是如何找到星星,星星是可以摸到的吗?卡梅利多一开始被代表民间智慧的鸬鹚大叔嘲笑,后来又被代表科学权威的伽利略嘲笑。伽利略固然拥有更多知识,但也难免陷入认知的窠臼。他说星星不可能摸到,后来卡梅利多摸到了;他说小鸡不可能长牙,但小鸡是可能长牙的。进化的历程中,动物的形态会随着生存适应而改变,小鸡的祖先恐龙就是有牙的。我们只能知道一部分事实,没有人能知道所有的事情。

于是,我们就看到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形成了明显的对立项:太空小鸡将自己在太空旅行中亲眼所见的事实告诉地球小鸡们,星星是真实存在的,天空并非漏勺。这是实践与未经检验的传统观念的对立。太空旅行带回的星球样本与伽利略认为不可能摸到星星的权威意见相对立,这是实践与权威的对立。

所以,这个故事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只需要再前进一步,把上述两个对立项关联起来,用自己的话表述(第三步 思想费曼、第四步 费曼 x3),就得出故事主旨了:不可迷信权威,不要停止自己的探索。不论是民间传统智慧还是科学知识,当某个权威宣布最终的、永恒的、静止的结论时,这都不一定绝对可信。美国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说,当一位有声望但年迈的科学家宣称某事是可能的,他几乎肯定是对的。当他宣称某事是不可能的,他几乎肯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不停止学习,不断提问和探索,总会出现更多的事实和证据,将我们的认识推动前进。一个人并不知道所有的和未来的知识,连智者和科学家都可能犯错,不论面对怎样的结论,我们都可以多问一句:“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这些问题几乎总会给你带来新的惊喜。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