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女DIY润加拿大:30岁出国留学,34岁拿到永居
Length: • 2 mins
Annotated by Loyen
前些天偶然发现逆社会时钟小组,顿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回想自己过去这些年的经历,做的不正是不按大众常规时间线的事吗,因此希望通过分享我的亲身经历为想润的人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在此我无意比较国内国外孰优孰劣,一切与个人想法和需求有关。
不知不觉码了很多字,⻅笑了,谢谢阅读。
写于2023年7月。
===========分割线==============
我高考以极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岭南第一学府,所谓的 211/985。多年的乖乖女读书生涯令我对社会极度欠缺认识,对人生也无规划,选的是英语专业。进入大学之后我看清了教育的腐败,我对学习失去了热情,一度想退学,虽然不至于自杀的地步,但不停思考生活的意义却得不出结论。我不断对家里人散播我的“读书无用论”,换来的是不理解。 大学四年我在混沌中渡过,术业无专攻,没有谈恋爱,没有正经实习,也没有利用大把空闲时间环游中国,白白荒废大好⻘春。大三大四的时候,身边很多家境优渥的同学都忙着考GMAT之类,最后他们也按部就班地去了英美澳或香港留学,有的留在了当地,有的回国后进入了大银行或烟草公司,起薪20万 +。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也跟⻛嚷嚷着要出国留学移⺠,单纯地幻想着国外的一切都比国内好,于是急匆匆考了GMAT和雅思,找老师签推荐信,漫无目的地上英国大学的网站查看入学要求并递交资料,最后收到了几家排名不错的公立大学的会计 / 金融类的Masters的offer,仅学费就大概 20 万人⺠币(2011年),其实我知道当时父母根本无能力供我出国留学。我爸说打算卖掉家里的一个房子,最后因为是农村宅基地性质,难以卖出理想的价钱而作罢。我的出国留学梦也随之泡汤。
然后我就随大流各种投简历面试找工作。面的一家在广州的韩国进出口贸易公司,进去之后气氛很安静压抑,一个同校的师姐给我递来一杯水叫我不要紧张。环视一周仅有的 几个员工一直对着各自的电脑不知在捣鼓啥,那个韩国老板问我期望薪资多少,我对行情不了解于是很老实地回答:你觉得我值多少就给多少。最后当然无回音了。 另一个是花旗银行的校园招聘,一大堆校友坐在一个大教室里等着被叫进去小组面试, 那种竞争激烈的气氛到现在都不寒而栗。最后我也是毫无悬念被刷掉了。 最后,我妈说,老家(二线城市)的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招聘,她的朋友的朋友的女儿在里面工作,据说薪资福利很好。懒得继续折腾的我于是投简历,笔试,面试,在毕业前拿到了银行的 offer。进去之后我立刻就明白了我被录用的原因:我是新人当中极少数的几个从省内排名第一的大学毕业的所谓高材生,其余的新同事大多从普通本科或⺠办本科毕业但胜在家里有关系。在银行里我因为没有背景,被安排在一个破旧的支行做 了一年多的柜员,月薪到手只有 6000 来块,而有后台的同事只在前台工作几个月就被调到了总部办公室或贷款部之类年薪几十万。当我对爸妈说我想辞职探索外面的世界时,他们一个劲儿地反对,我很清楚记得我爸脾气暴躁地对我抛下了一句狠话:苏州过后无艇搭(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因为当时我实在太急于摆脱束缚、太想去实现其它可能性,所以我就办理了辞职手续,回家后对爸妈平静地说了句:我辞职了。家里瞬间炸锅。父母的态度和反应很伤我的心,不过不管怎样,我想做的事无人可以动摇我,我实在太厌恶那种否决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模式了。当我们选择去做某件事情时,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不那么如意,但为什么要消极地倾向于认定结果一定是不好的呢?即使尝试后的结果不那么顺利,起码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过,这才是我想要的渡过生命的方式。
从银行辞职之后,我开始认认真真地用心找工作,同时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各种催促和压力,甚至轻蔑,对我造成了毫无意义的内耗。我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无业、无男朋友的大龄女性(虽然我当时也不过 24、5 岁)。我只不过想自己去体验生活、按自己的想法去创造、去描绘我的生命画卷。 从那之后我经历了一系列的毒打:去过深圳,被无良房东扣押了1000 元押金而胆怯不敢吭声;受所谓的高薪引诱去了肇庆一家小型外贸公司做了半年,虽然无被拖欠工资, 但也⻅证到小型私企的不靠谱;后来又去过顺德、广州、佛山的私企做过外贸业务员、 高尔夫球会客服、英语培训机构教师、物流公司香港老总的秘书等等,因为脸皮薄不谙世故而被同事灌酒、被老板的二奶劈头盖脸骂过,毫无尊严可言,深深体会到作为底层社畜的悲催。在我需要鼓励和指引的时候,我的父母却给不了我;他 们依然时不时提及我当初从银行辞职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云云。我妈不止一次对我说:你自己多反省一下,这些年来你做错了什么以至于一事无成。另外有一次,我妈竟然对我说:如果还不嫁人,就不要再住在家里。把我的心伤得,我当时立即收拾行李走出家⻔,到外面找房子租下。我能感受到父母对我和妹妹浓浓的爱,但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我和妹妹身上,令到我俩在成⻓的路上一直迷失方向、活不出自我,而当我们需要家里的认可和鼓励时,得到的却是父母狭隘的否定,因此我们变得没有了归依, 赌气、孤单而艰难地走自己的路,四处碰壁,徒增障碍。
===========转折点============
2015 年,有个朋友对我说她的朋友在佛山做陶瓷出口赚到不少钱,于是我再次像盲头苍蝇一样听信了他人,找了一份私营瓷砖贸易公司的出口业务员工作,每个月到手只有 2500 元,没有社保,如果成功拿到订单,每个货柜提成 500 元。公司分配给我的是北美区域,让我每天上网漫无边际地搜索进口商、打 cold call 和发 email 推销产品,做了半年一个新客户都没有,还要经常忍受外贸经理向老板娘(其实就是老板的二奶)对我的无端投诉,以及老板娘对我歇斯底里的谩骂(她对很多员工都这样)。转机是有一个我沟通了半年的加拿大瓷砖公司的老板⻜来佛山寻找供货商,我在接待期间陪她逛商场 shopping、自己开⻋带她参观了多家工厂,争取到了她的信任。她在返回加拿大前私下里跟我说:我的订单就由你帮我找工厂生产、安排出口,我不下单给你的公司了。碰巧那时外贸公司要辞退我(因为我被上司骂之后总是不吭声也不奉承),于是我在短时间内迅速自学了货物出口流程,寻找出口代理公司、货运公司,找瓷砖设计师买样板,找工厂谈价格、签合同、安排生产,最后成功将瓷砖出口到加拿大,客户收到货后非常满意,这一个货柜 带给了我 2 万元的纯利,与打工的提成天差地别。那一年我靠运气自己操作出口订单赚了约20万。
======DIY美加十年旅游签=======
2016 年,我对去北美看看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大学的师兄(做电子产品外贸)到美国出差的照片,他的美国客户豪爽地让他住在闲置的海边别墅并给了他一条小游艇随便开,真是帅爆了,我心里很羡慕他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于是请教了他办美国 B1/B2(旅游 / 商务)签证的经验,一问才知道办美签的手续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美国政府官网的步骤去做就可以了,无必要找中介。而美国政府官网的要求只有两点: 就是网上填写一份申请表格,然后去大使馆面试,就这么简单!至于传说中的开具工作证明啦、银行资金证明啦等等,都不是硬性要求的材料。师兄对我说,有两个同校毕业的师姐在广州的世界500强外企工作,资金等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但被拒签了。而我呢,当时已经 28 岁的我,单身,白本,没有正式工作,从来没出过国(就连东南亚都没去过),师兄说我被拒签的概率应该很大。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就是想拿到美国签证去旅游看看,凭什么要拒签我呢? 凭着这样的心态,我自己上美国官网如实填写申请表,包括工作那一栏我都是直接写: I am self-employed, helping customers to export porcelain tiles。去广州大使馆面试的时候,我两手空空,没有带任何材料,我看到现场很多人都带着一叠叠的文件。排队在我前面的一位哥哥被签证官拒签之后,他居然卑躬屈膝地将手头上的一大叠证明材料往窗口里面推,最后搞得面试官不耐烦了,强硬地请他离开,然后就轮到我了。面试官只问了我几个问题(英文):做什么工作?自雇,出口瓷砖。为什么要去美国?旅游。 在美国有没有亲戚?无。然后就让我通过了,全部对话不超过 1 分钟,周围排队的人看 到我那么快就从签证官手上拿着一张⻩色的回执(表示签证通过)离开,感觉他们都羡慕我的神速呢。
人生第一次 DIY 办签证就顺利拿到了十年美签,增加了我的信心,更令我明白到对于欧美国家的签证,只要严格按照官网的要求去做,就应该没有问题。拿到美签之后,我如法炮制,转头去加拿大政府的官网研究旅游签证的要求,然后再次 DIY,没有找任何中介或翻译机构,就连户口簿、身份证等资料都是自己翻译,也是一签就通过了。
2016 年下半年,拿着美国和加拿大十年旅游签,凭着做外贸赚到的一点小钱,28 岁的我第一次出国,一个人,在北美呆了一个月,走⻢观花地游历了亚特兰大、纽约、 温哥华、多伦多。虽然旅途中得到了个别当地客户(我在国内做外贸业务时认识)的接待, 但大部分时间都是靠自己找酒店、租⻋、加油、找餐厅吃饭。我一个人拉着两个装满瓷 砖样板的沉重的行李箱拜访了多家北美当地的瓷砖进口商、跟他们谈合作,天真的妄想着回国后可以 自己注册一家小贸易公司,把业务做大。人生的第一次出国令我这个来自二线城中村、 家境拮据的人大开眼界,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其实是处于供应链 / ⻝物链的下端,顶端的丰厚利润都被欧美国家攫取了。
2017 年,特朗普上台后提高了从中国进口的关税,再加上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很多瓷砖工厂倒闭,包括我曾经拿货的一家工厂的老板无奈地对我说:实在对不起,支撑我工厂运转的美国大客户减少了许多订单,我要趁亏损变得更大之前选择结业了。而我这种小打小闹的自己操作订单的形式当然也经不起各种⻛雨飘摇,从 2017 年下半年开 始我手头上再也没有任何订单了。
==========DIY 加拿大学签==========
这次陷入无业状态之后,我 29 岁,我当时想:要不找家英语培训机构教小孩子英语, 混口饭吃算了吧,只要不太劳累就知足了。于是我投了几家英语培训机构。第一家,面试的时候问我几岁(老实回答了 29 岁)、结婚了吗(我知道他们想要的答案,于是我撒谎说结了),谁知道接下来问我生孩子了吗,我只好说还没,然后对方继续问我计划什么时候生孩子。我明白私营企业主的顾虑,但是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对待所谓大龄未婚未育女性的态度和就业环境,于是二面的时候我拒绝参加了。从那次面试之后,我无奈上 t 宝定制了一张虚构了出生日期的身份证,随后入职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教小、初、 高中学生英语,酬劳是 30-60 元 / 小时,学生们都很喜欢我,我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 一个月只休一两天,工资到手只有 6000-8000 元,无社保福利,这种日子没有任何社交和生活质量可言,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机器人。最让我受不了的是经营者赤裸裸的打鸡血、不择手段地给学生和家⻓洗脑,只为让他们掏钱上课。这与数年前(2012 年)我在深圳一家著名的大型英语培训机构里看到的一样:每个所谓的课程顾问在入职的第一天就被公司派发一本本厚厚的销售话术要求背熟,办公室里一排排的员工全都戴着耳机对着电脑以最甜美的声音向电话另一头的潜在客户兜售课程,办公室的墙上用红色大字写满了各种有关一夜暴富的鸡血语录,每当有员工成功让客户付款(都是万元以上),员工就和主管兴奋击掌。我在那个像奴隶集中营的办公室呆了一天之后,吓得第二天就没再去上班了,上司不停打电话追问我为什么不去上班并要求我归还那本销售话术,我直接拉黑了。而数年后的现在(2017 年),我却又为了生计而再次入职英语培训机构,我的心非常痛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工作并不能使我进步,另一方面我为前来学习英语的孩子感到惋惜。我自己英语八级,也出国⻅识过,我太清楚学习英语根本不需要国内这种死板的模式,特别是学生们被迫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十几年直到大学,却依然综合运用水平低下,实属浪费精力和时间。英语,真用心学、方法对的话, 两年足以打下扎实的基础且能做到顺畅的日常交流,往后只需自学、逐步积累提高就可以了。
这种困顿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我无法再忍受了。当时的我 29岁,毕业多年谈恋爱一直不顺利,依然未婚,父母整天愁眉苦脸担心没人肯娶我,我爸甚至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说出 “绝户”这种难听的话。有一次我妈的一个朋友来作客,其实是为了炫耀她的两个女儿虽然读书成绩很差但都已经嫁给了家境好的老公,然后当着我妈的面问我:我认识一个男生,他读书很差,很穷,不过人很好,介绍给你好吗?我当时被侮辱得气得不吭声离开客厅,而我妈居然用希冀的眼神望着我,非常伤我的心。我在家里已经不再是那个多年来令父母在外面引以为傲的高材生,多数时间唯有把自己关在房里才能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自由。想起自己还有一个比我更需要得到帮助的回避社会的妹妹,我的心更痛了。我作为⻓女,自己的婚恋、工作一事无成,亦无法改变父母自卑狭隘的观念和急躁的家庭氛围,我开始分析出国将会带给我的利弊:
– 最大的好处是外国身份将会令我有更大的人身自由,多一个选择,可进可退;
– 我从毕业以来已经挨了6年的毒打,不敢再荒废青春了,现在每每找新工作都已经被嫌弃未婚未育了,再往后年龄更大,更加不敢想象;
– 在国内约会过多名男生,都没有遇到合适的,这当然也与我处于底层有关,或许出国之后遇到三观一致的人的可能性更大;
– 我的英语很好,在国外靠自己解决温饱应该不成问题,剩余的就⻅一步走一步吧!
然后,我就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国家:
– 美国,我怕枪击,而且我在美国粗略游历过几个城市之后感觉美国属于那种要求你按照他们那一套价值观去做,是一个“大熔炉”,要把自己融进去;
– 加拿大,我旅游之后感觉比美国平和多了,属于“火锅”,可以保持你自身⺠族特色而没人管你,相对更加多元、包容、有更多自由和隐私(事实我随后一直呆在加拿大五年所体验到的也印证了当初的判断)。另外加拿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以后即使经济再不济,国家靠卖资源,国⺠的生活水平也不至于非常低下。重点是,永居身份或入籍在我拼一拼就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
– 澳洲,听说是当年英国流放的罪犯的后代而繁衍开,我不喜欢这样的建国史,也不喜欢一个大孤岛物流供应有可能受到制约的不安全感。另外,移⺠⻔槛和成本太高,我负担不了;
– 欧洲,历史上⻓期分分合合,感觉不够安稳太平;
– 非英语国家:不考虑,不想学其它外语。
确定了要润去加拿大之后,我就上加拿大政府的官网了解⻓期居留的签证类别,对我来说无非两条路:找中介办理工签(我打给了广州一家著名的移⺠中介,对方说要至少先交10 万元人⺠币,翻译费用和后续出现的法律费用另算,并且不保证成功);另一条路就是自己找一间学校,挑一个 Masters 或 diploma(硕士或文凭),申请学签,毕业之后申请 3 年的毕业工签,然后凑够移⺠分数申请 PR(永久居⺠)。
与此同时,我迅速搜索了温哥华和多伦多的公立大学的适合我的专业和学费。我当时不考虑中部草原省份和魁北克省,我后来在加拿大生活之后才了解到魁北克省其实是拿永居身份最便宜和所需时间最短的省份,短到读书半年后不需工作即可在一年内拿到 PR,机会成本大大减少;而我呢,当时因为胆怯不敢去法语区,也因为实在对加拿大的移⺠政策了解不充分而匆忙做了决定去了温哥华读书、工作、办移⺠,后来加上疫情导致的审批效率低下,我 30 岁出去读书直到 34 岁才拿到永居身份,这是后话。
我当时选学校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只选移⺠局认可的可以拿到毕业工签的公立大学, 为的就是避免野鸡学校而耽误我拿永居身份。我留意到大温地区有一家公立大学开设的学时两年的供应链管理文凭,入学要求不高:只需要准备国内高中成绩单、大学成绩单、推荐信、雅思 6.5 分,全属于在我掌控范围内的事;学费总共 2 万多加币,也就是 10 万人⺠币出头;与其将我手头上有限的 10 万元付给中介办理没有保障的工签,倒不如用来上学、然后十拿九稳地拿 3 年的毕业工签,换言之我将可以在加拿大合法居留五年,这足够我去到那边开展新生活、寻找机会、把永居身份办下来,也因此我默默做好了自己一个到异国生活五年的心理准备。我明白这种所谓的供应链文凭只不过是当地学校为了吸引国际留学生学费而设的虚渺的商科课程,含金量低,但受制于我的预算有限和时间紧迫,我已经不能计较非原则性的东⻄了。
2017 年底,我在理清思路、决定好一个人去加拿大留学拿永居身份这条路之后,立即在短时间内备考雅思,一次过考了 7 分,算是宝刀未老。然后屁颠屁颠回到十多年都没回去过的高中和大学母校的教务处办理成绩单,然后联系了做外贸业务时认识的一个加拿大客户让他帮我签推荐信(毕竟外贸业务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也是擦边的),然后在申请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按照要求一步步提交资料。
2018 年春节前,我顺利地收到了目标学校的 offer,立即交了几百元加币订金给学校, 接着开始 DIY 学签。有了之前 DIY 美国和加拿大旅游签的经验,我信心十足,严格按照加拿大移⺠局官网的要求预约体检和递交资料。正如办理旅游签那样,我没有找任何中介和翻译公司,而是自己翻译所有材料:户口薄、贷款买的小⻋的行驶证和驾驶证、爸妈的房产证(农村宅基地性质,不值多少钱)等等。最关键的一点是,由于我已经几年没有“正经”工作和交社保了,而是自己单独操作出口业务订单,没有任何营业执照,所以我的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是一个大问题,没办法,我老实将自己的银行流水打印,一笔笔圈出来告诉签证官哪些是我收到的国外客户打给我的货款、我赚到的利润是多少,以此证明我虽然穷但也是凑够了钱足够留学两年的,我给出 的现金证明只有区区 20 万人⺠币,这就是我去加拿大温哥华留学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全部预算了。资产证明当然越多越好,不过我实在没有更多的钱了,都是拿了爸妈的农村宅基地房产证加特。为了稳妥起⻅,我写了一⻚ Explanation Letter 解释信(当然也是全英文),言简意赅地告诉签证官我过去几年都在国内做外贸业务、对国际供应链管理很感兴趣因此想去加拿大进修、并且希望学业完成之后回中国做贡献云云,为的是避免签证官认为我有移⺠或非法滞留的倾向,这其实很可笑,加拿大的学签(以及旅游签)政策写明不能有移⺠倾向,尽管加拿大的政客一直明确表示鼓励吸纳国际留学生成为新移⺠。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吧,我一签就顺利拿到学签了,那是 2018 年 5月底,我 30 岁。
2018 年 9月份开学前,我拉着两个行李箱,在清晨 5 点昏暗的天色下和我妈简单挥手道别,我爸和我坐上了出租⻋送我去机场。我没有告诉任何亲戚我一个人去加拿大留学。就连对于我的父母,我选择了跟他们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我告诉爸妈有一位我以前做外贸业务时认识的加拿大商人黎先生,帮我在温哥华安排好了工作、有保障,无需担心。而事实是,我太清楚父母的耳朵喜欢听到什么、而不乐意接受什么;生活在农村的我家,假如我跟父母说我要一个人去加拿大留学,他们大几率无法接受,因为他们脑里考虑的是我已经 30 岁、依然单身未婚未育、无业、在加拿大无亲无故、去到加拿大之后靠什么维持生计。我唯有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好让父母放心,同时也让我自己有机会喘息和获得暂时的安宁,从而可以专心按照自己的计划走自己想尝试的路。爸妈以为我一年半载就会回家看看,只有我自己清楚,这次离家之后,我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才能回国,我不知道在加拿大等着我的是什么,我也不确定移⺠政策会否临时变动而令我不能顺利拿到永居身份,又或许,作为单身女子的我突然意外客死异乡,呵呵。
=========DIY加拿大永居身份=======
从 2018 年秋凭着学签来到加拿大之后,我按部就班地上学、找兼职、毕业、转成全职工作、拿毕业工签、让雇主签移民推荐信、再次考英语、等待移⺠局的邀请、然后体检、递交移⺠申请,直到 2022 年年初正式拿到了永居身份,中途没有回过国,一路走来花了足足三年半的时间,当然,最贵的是这三年半的机会成本,无法估量。在这期间,我除了拿到枫叶卡和适应了加拿大的生活之外,并无其它实质性的收获。而我国内的女性同学和朋友,绝大部分早已结婚生子,步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工作方面也因为有老公而底气更足,比当初困在国内的那个我少很多焦虑。
至于我从 2018 年独自移居加拿大到今年(2023年)首次回国探亲之间的五年所经历的人和事、以及各种感悟,我想以后再找时间写下来。在这里我想简要分享我 DIY 加拿大永居身份的时间线:
– 2018年秋,来加拿大的第一天:一下⻜机就立即去看二手⻋,第二天便与卖家到指定的店验⻋,以$3600 加币的价格成交了一辆有10 年⻋龄的德国进口⻋,然后到保险公司办理过户手续和⻋险,从这天开始,这辆小⻋已经陪伴我在加拿大渡过了差不多 5 年,直到现在(2023年)我还没(钱)把它换掉,呵呵。可能由于是德国原装,这辆⻋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大问题,这对于拮据的我而言是很大的欣慰。 另外,我之所以一下⻜机就奔着去买⻋,是因为在加拿大没有⻋真的很不方便,我一个单身女,实在不想乘坐公共交通,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对于人身安全还是有隐忧的;
– 2018年底:我踏足加拿大之后的头几个月都用于熟悉周边的环境而没有找工作,直到几个月之后才开始在本地的求职网站上投简历,可能由于人少竞争也小,再加上运气吧,我在 2018 年底收到了一家小型贸易公司的面试邀请,职位是办公室助理,面试我的直接就是老板了,过程约半个钟,面完之后当天就收到他的录用通知,自此 30 岁的我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工资$18 加币 / 小时,当时温哥华的最低法定工资大概$12-13 加币。当时的政策规定留学生每周打工时间不能超过20个小时,听说现在的政策已经允许留学生打工时间无上限了。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半工半读又要适应环境对我而言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由于我每周只是合法地打工20个小时而没有去打现金工/黑工,因此这份兼职并不能让我有盈余,但起码大大地帮补了我的留学费用,并且我努力地与雇主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为的是以后我可以顺利拿毕业工签和永居身份。这家公司最终也确实成为了我去加拿大上学之后就一直打工的唯一一家公司直到我拿到枫叶卡;
– 2018年9月开学-2020年1月毕业:我读的供应链管理文凭虽然名义上是两年制,但我为了尽快毕业而选择了不休暑假而继续上课(大多数国际留学生都这样,大家都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尽快拿永居身份),因此用了16 个月就毕业了,依然符合拿三年毕业工签的资格;
– 2020年1月毕业之后:当时新冠疫情已经爆发,我因为担心疫情会影响工签的审批速度,因此没有在网上递交资料,而是在拿到学校毕业证明的第二天开⻋去美加边境用 flagpole 的方式当场拿到了三年的毕业工签,也就是有效期至 2023 年;
– 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不想将国内的工作经验用于计算移⺠分数(如前文所述,我国内的工作经验太烂了,证明起来太麻烦且⻛险大),于是我在加拿大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同一家贸易公司老老实实做满了一年的全职工作,然后将这一年的加拿大本地工作经验写进移⺠申请里用于计算移⺠分数。我按照移⺠局官网的要求准备材料,正如我 DIY 旅游签和学签那样,我没有找任何中介和翻译机构,依然是自己一手翻译和整理所有材料(除了国内的无犯罪证明和学历证明直接提供中英文版本的公证书之 外)。我选择的是 EE 经验类移⺠路线 CEC(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评估的范畴主要有年龄、英语成绩、加拿大本地工作年数、加拿大本地学历、在加拿大是否有亲属等等。由于我当时已经超过 30岁,再加上只有一年的加拿大本地全职工作经验(从加拿大的那间大学毕业后算起),虽然英语考得很高分,但总的移⺠分数只有 440 分,通常被邀请的候选人的分数都在 450 分以上;
– 2021年2月13日:这一天加拿大移⺠局作出了有史以来最夸张的大赦:75分便可获邀,邀请了超过2.7万名候选人,我便是搭上了这趟车的其中一员。当我为自己的 440 分而担忧时,命运却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这再次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当我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总是悲观地认定结局一定不好,说不定前方有惊喜等着呢!
– 2021年4月:由于这是递交移⺠申请,我的内心不免紧张,同时我又坚持要自己准备所有材料而不找中介(我真心觉得无必要找中介,如果你的英文水平过关且严谨地按照移⺠局的要求去做的话),在 2月13日收到移⺠邀请之后,我磨磨叽叽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有勇气提交了所有申请材料;
– 2022年2月: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因为疫情和难民等原因导致许多申请积压), 我收到了移⺠局的邮件通知,我的永居申请获批了,我一个人的移⺠之路终于上岸 了。在这期间,我也看到了很多不公平的情况,例如许多中东难⺠和来自香港的居 ⺠可以轻松快速地获得永居身份,但对于我这种来自大陆的草根而言,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当然,我在加拿大浸淫的这些年也知道了很多门道,例如有的人通过谎称受到政治迫害、同性恋假结婚等方式轻松拿到身份,在此不细说了;
– 2022年4月:我终于收到了移⺠局寄来的枫叶卡。有了这张卡在手,我感到自己的人身自由度提升了许多。按照目前的政策,2024 年 2月我就符合申请入籍的资格了。
=======拿到加拿大枫叶卡之后======
独自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的这几年,我⻅识到了这个世界极端的贫富分化,深刻体会到作为草根的我不管是在中国或加拿大都很容易沦为⻝物链底端的社畜而日复一日为生活账单而疲于奔命。对我而言,留在加拿大的好处是这里的职场对于单身未婚未育的大龄女性相对友好,起码找工作的时候不会问你婚否育否,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会有七大姑八大姨毫无边界感地窥探你的隐私,work-life balance等各方面福利也明显比国内好, 这是近代殖⺠主义以来的遗毒,⻄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世界⻝物链的上游,因此他们的国⺠即使很懒也能享受到相对较好的生活水平,这是目前短期内难以撼动的世界格 局,当然这不过是我的看法。苦的是我与国内家人隔着一个太平洋,不能很好地照顾父母和妹妹,这种苦只有漂泊在国外的游子才能体会。而假如我回国吧,除了离家人更近之外我实在找不到心动的理由,当初自己正是因为在国内深受毒打找不到出路而孤注一掷地出国留学移⺠,特别是现在疫情过后,国内肉眼可⻅的变得更卷了,我实在没有勇气想像自己回国谋生的情形。
既然我可能无法摆脱社畜的命,那我也要做一个舒服点的社畜,于是我在拿到加拿大枫叶卡之后决定好好利用一番福利,最众所周知的就是加拿大永久居⺠和公⺠的学费比国际留学生的学费低许多,而且有资格申请政府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我的“妄想”之一就是进入加拿大的政府机构(市级、省级或联邦级别)谋一份永久全职差事(permanent full-time position),成为一名所谓的公务员,不求大富大贵只想有保障地安稳享受小日子而不必太劳累。另一方面,我希望接下来的职业不要像我在国内时那样不停地断层、摆烂,而是可以一直延续和衔接,并且随着年资的增加而让我在市场上变得更值钱。我在求职网站上留意到很多律师事务所、学校、公共机构等都在招法律助理,这个职业正符合了我上述的需求,而我也很好奇北美的法律和社会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于是我决定再次回校重塑,这次选的是法 律研究的专业。事实证明我当初来加拿大留学读的第一个专业,即供应链管理文凭,只能为我的移⺠申请加分而对我在加拿大的职业发展无多大帮助,同是这个专业毕业的外国同学也大多未能凭借这个供应链管理文凭找到对口的满意工作,而开设这个专业的那家公立大学也纯粹因为瞄准了急于拿到本地学历移⺠的国际留学生而设立这种鸡肋专业来圈钱。
这次我选法律研究方向的专业,是基于我在加拿大呆了几年之后对本地有了深入的认识、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我对大温地区为数不多的提供法律研究专业的学校及其课程做了比较之后,选了本地知名度和师资力量最强的一家公立大学,然后按照要求提交我在国内和加拿大就读过的大学的成绩单、找雇主签推荐信、考英语、面试。天啊, 为了在加拿大立足我都考了多少次英语了!申请学签时考了一次、申请永久居⺠身份时又考了一次、现在为了进修法律又再考一次!幸好我的英语水平很好,让我可以一直凭英语为自己铺路。
2022年年中,我如愿收到了大温地区最好的法律研究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全职学制两年,本地生学费共$15000 加币,国际生学费约$50000 加币,而我因为已经是加拿大永久居⺠,所以适用的是本地生学费。紧接着我在政府网站申请了助学贷款和助学金, 手续非常简单、便⺠,只需在网上填写一份表格就可以了,无非就是提供身份信息、学校信息和报税收入信息之类,一个小时之内便填好提交,无需到处跑腿求奶奶求爷爷。几天内我就收到了审批结果:我获得了联邦和省的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真是一点曲折和波澜都没有。这里有一点令我啼笑皆非:由于我的积蓄能够勉强维持我接下来两年的生活费和学费(虽然日子依然紧巴巴),我贪图的是政府发放的助学金(无需归还),我不想 要政府的助学贷款(毕竟迟早要还款,当然后来我也了解到有人懂得玩转政策漏洞而永远不需归还助学贷款,这里暂且不展开讨论),于是我打电话给政府的助学部⻔ (Student Aid),我问:能不能只给我发放助学金而不发放助学贷款呢?对方答:不能,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将会同时发放,即使你不需要助学贷款,也会一并打到你的银行账户;而如果你选择放弃助学贷款,那么我们就连助学金也不发放给你。我听罢,这是多么可笑,这不就相当于政府强行将钱塞给我吗。更好笑的是,没过多久,加拿大政府就宣布由于疫情导致学生生活压力大,因此永久取消所有助学贷款的利息!换言之,不管学生毕业后拖拉了多少年归还助学贷款,都不计利息。虽然这不是什么大钱,但也是加拿大政府喜欢用小恩小惠滋润下层⺠众的一个例子。
2022 年夏天,为了攻读这个全职(full-time)的法律研究课程,我只好向当时的雇主递交了辞职申请,自此结束了我独自来加拿大之后唯一且连续服务了差不多 4 年的工作。真是感叹啊,我从国内大学毕业后都未曾在任何一家公司连续呆这么久呢!我可真是一名合格的现代奴隶。这份小型贸易公司的办公室助理工作,虽然并没有使我在加拿大职场增加多少砝码,但它让我来加拿大之后可以独自解决温饱、租住在还算体面的正规公寓(一个人住 50-70 平方米,我从来没有为了省钱而和别人合租或住过地下室,因为只有自己的起居饮⻝舒服了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应对独自在异国生活的各种挑战)、 助我拿到永久居⺠身份、助我拿到了法律研究学院的 offer、也助我逐步适应了在加拿大的生活,所以我还是挺感恩的,感恩上天没有让我在独自润加拿大的路上受太多苦。
辞职的同时,我为了搬到离学校更近的地方,只好苦逼的找另一处房子了。大温地区房源紧张、租金贵,经历了一系列密集的搜寻租房广告、联系房东、上⻔看房、拿到雇主和现任房东的推荐(reference)、填写租房申请、然后新房东在一大堆申请人当中筛选之后,好不容易我被选中了,终于如愿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房一厅公寓,租金将近 $2000 加币 / 月。这短短的几行字,饱含了我的许多奔波和劳累。经济状况好的人在留学初期直接买房产自住,过几年毕业时房价涨了再卖出去,几年的留学成本也就回来了;可是我没有这经济实力,有什么办法呢,到现在依然是无产阶级,呵呵。
2022 年 9月,我报读的法律研究课程正式开学了,34岁依然未婚未育的我,再次回到校园进修。对于北美历史和法律一片空白的我,在无业、失恋、催婚等各种生活压力下,凭着很好的英语水平和意志,接连上榜院⻓名单(Dean’s List)并得到了学校的奖学金。现在,政府的助学金 + 学校的奖学金,刚好覆盖了我的学费,这算是生活对我这枚苦逼草根的一点慰藉吧。
在我入读法律研究学院后的某一天,一位几年前我刚到加拿大留学时认识的同班同学请我到他家里作客,他的父母和哥哥为我准备了一桌具有他们宗教特色的早餐并在家里等着我,我进门之后他的父亲用双手给我递上一杯果汁,然后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有点被惊到了。我的朋友连忙解释说,他向家人分享了我如何自己DIY润到加拿大、拿到身份之后果断辞职、然后利用政府福利转换赛道充电;他的父亲说,他目睹了太多来自他们国家的新移民来到加拿大之后只懂埋头苦干因而长期郁郁不得志。是,我不要没日没夜地干活,我有灵魂,我想优雅地生活。
自从读了这个法律研究课程之后,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了,班里的同学有不少来自律师家庭、或自身在律所工作而来进修,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本地知名律所或联邦司法部的执业律师之类。同学和老师大多乐于助人。由于我所在的法律研究学院与本省的律师助理协会关系密切,因此我们作为学生有资格成为协会的会员,我当然不会错过这种优质的社交机会,入学之后我就向院⻓递交了入会申请书,然后院⻓签名并帮我将申请书递交给协会,我只需缴纳$30加币/年的学生价就可以成为会员了,好处是可以免费参加协会举办的社交聚会(networking events)和各类研讨会(webinar)。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参加了多场协会活动,都是由赞助商包下一整个高级餐厅让我们尽情吃喝交流。我虽然是活动场合里极少数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代移⺠(会员大都是白人或母语是英语的各种族裔),当我主动跟其他会员作自我介绍和搭讪的时候,他们都积极回应并给我分享了很多律界的工作经验。我每次参加协会活动的时候都会遇⻅我们学院的院⻓,毕竟她是圈里资历很高的名人,有一次她对我说:Give me a hug! (来给我一个拥抱!),她说看到我这么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她很高兴,并鼓励我保持下去,因 为你永远不知道在活动中你将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人!而我,也确实在其中一场会员活动中认识了在温哥华市中心一大型律所工作的杰奎琳(化名),她感叹于我流利的英文,她认为我的中英双语是一大优势,然后耐心地给我介绍她老公所在的律所(她老公是合伙人),并让我将简历发给她,后来她的老公收到我的简历和 cover letter 之后给我发来了非常积极的答复,承诺会帮我留意空缺职位。
目前为止我的法律课程已经完成了一半,我对于加拿大的法律历史、诉讼程序、刑法、 家庭法、地产法、公司法、遗嘱遗产法等等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些法律知识同时也帮助我认识北美社会, 并给我的个人生活带来实际的指导意义(例如,我从课堂上学会了在收到交通罚单之后如何规避缴纳罚款,读到了如何让离婚女性获得更多抚养费的许多案例,呵呵)。另一 方面,我也逐步克服胆怯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并结识了有趣的业内人士,我为自己达成的每一个小蜕变而感到开心。
====拿到加拿大枫叶卡之后首次回国====
2023 年 5月,趁着学校漫⻓的暑假,我决定回家看看,这是自 2018 年秋我独自离家润去加拿大五年来首次回国。父母不再是隔着手机屏幕那个摸不着的抽象的影像,我终于和家人共处一屋檐下。踏进家⻔的那一刻,我就立即留意到爸妈多了许多白头发、并且比五年前矮瘦了很多,走路也不像以前那么麻利了,父母都将近 70 岁了,我的心非常难受。
过去五年我独自生活在加拿大的时候,每天每时每刻我的脑里都会想着假如我突然挂掉 了,我的家人怎么办,又或者假如父母病倒了,我又该怎样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诸如此类。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半夜里突然在床上坐了起来,在黑夜中不由自主地哭,不停地哭,那时的我一方面为永居身份而担忧、为维持自给自足而不敢停歇,另一方面时时 刻刻都担心着在老家的父母和妹妹。那是我移居加拿大以来最大的苦,是我心里一直存在着的痛。
为了移⺠而牺牲的这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个问题我当然也问了自己很多次,特别是一想到以后如何陪伴照顾父母和妹妹,我的心就非常撕裂。我很清楚加拿大并不适合我父母在那边⻓期定居,他们不懂英语、不会开车,加拿大阴冷的冬季也很不利于身体健康,而让他们来回飞又谈何容易,而且我不能让年迈的父母承受搭长途机的劳累。留在国内吧,35岁的我在国内显然已经没啥竞争力去卷了,我不会甘心在国内做奔波劳碌的社畜,也没资本躺平,特别是作为家中的⻓女。继续留在加拿大的话,以我的英语能力和法律专⻓还是很有希望找到一份稳定且有前途的工作来躺平的。
如果足够有钱的话,在中国可以生活得很舒服,但我目前还没达到“足够有钱”的程度。 国内有我最牵挂和喜爱的人和物,但目前我实在还没有能力在国内给自己和家人创造满意的生活质量,我并非没有努力过,但大学毕业以后出国以前被毒打的经历已经消磨了我的许多信心和尊严。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有些花适合在室外生⻓,有些花适合摆在室内,如果把它移植到不适宜它生⻓的土壤,它就会枯萎。我想,我大概是属于那种适应不了国内人多竞争激烈的环境的人吧。
加拿大有许多缺点,例如一年中超过六个月的阴暗雨季 / 冬季,近年来自由党接收了许多难⺠、通过了一系列乱七八糟的政策,治安情况变坏等等。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评论说加拿大很烂、加拿大身份不再值钱。从我的⻆度看,我庆幸自己已经将加拿大永居身份袋袋平安,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某种自由。这场疫情更加让我认识到自由的重要性,懂 的都懂,在此不展开讨论。很多东⻄都是个人选择,无关乎高低优劣。
这次回国之后我偶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属于“华侨”了,这个曾经离我很遥远的字眼如今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感觉很奇妙。重点是国内有不少优惠华侨的政策,例如华侨创业的税收起征点比普通企业高、华侨子女入学分数线更低等等,虽然这些政策目前我用不着,但说不定我会发掘到更多有利的政策和资源、以后能在国内某得更好的发展呢!呵呵,幻想一下也是好的。
这次回国的一大遗憾是没能带男朋友给父母看看、好让他们紧锁的愁眉舒展一些。我在北美的这些年约会过不少人:dating app、网上论坛、雇主介绍、同事介绍;有在⻄雅图亚⻢逊总部做工程师的妈宝男,有十几岁随家人移⺠加拿大之后变得英语很溜而不乐意说中文的 1.5 代,有安分守己在电讯公司做工人的知足常乐男,有靠家里买国籍买海边独立屋而在餐馆后厨打工的富二代,等等。经历了唯一的一段同居史,那亦是伤我至深的一段感情,他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在国外早已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所有挫折都是自己一个人扛、自己想办法 move on。
当我仍处于上一段感情分手之后的悲伤绝望时,现任男友出现了。四十岁出头的他,此前一直做互联网方面的工作,现在已经财务自由提前退休了(我的个人经历是在加拿大认识到财务自由的年青人的概率比在国内更大,这里纯粹是分享我的个人经历),我俩三观一致,他的脾气非常好,对我十足的尊重、包容、关心。住在加拿大东部的他,为了看我而⻜来温哥华,带着我在美加两国自驾游。他说,他看到了我身上的坚韧,这正是他喜欢我的地方,因为他们家在几十年前刚移⺠到加拿大时靠领救济金度日,所以他很理解我作为第一代移⺠的不容易。他还说,他喜欢看到我谈论有关农业话题时的热情,那是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我天然的热爱,他想圆我的田园梦。我明白处于目前阶段的他在渴求什么、他对我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我俩以后将会发展得如何,只能等上天揭晓了,过往的经历让如今的我学会了有酒今朝醉、心如止水。
以后有时间再分享更多我在美加的所⻅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