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2022年年底,中國突然放棄「零確診」政策時,各界普遍預期中國經濟會在長達近三年的封鎖之後,快速而強力地反彈。

但實際情況是,中國經濟在解封後並沒有奮起。包括零售銷售和投資在內的一系列經濟指標成長速度都不如預期。

部分分析師現在認為,今年第二季中國經濟可能會零成長。以這樣的速度,中國只能勉強達到今年的成長目標:5%。

從美國對尖端半導體的出口管制到外國投資人的謹慎態度,再到習近平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打壓,種種因素都使中國經濟前景堪憂。

但近期中國經濟疲軟的主因是房地產市場表現。疫情爆發前,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成的重要推手。近來房地產市場降溫了。起初是因為政府試圖控制債台高築的開發商,現在則是因為銷售萎靡不振。

今年1到5月,中國房地產投資較前一年同期下滑7.2%。眼前最大的風險就是房市泡沫破裂後,造成長久的低迷狀態。

房地產市場經過長期繁榮之後終結,會對經濟造成多重傷害。

一方面,拖累營建業和所有與房屋建造、銷售相關的服務業。另一方面,屋主擔心手中最有價值的資產出狀況,可能會撙節支出,進而衝擊民間消費。此外,中國許多企業以房地產作為借貸的擔保物。房地產市場冷卻,民間投資料將跟著冷卻。

廣告

房地產泡沫很少有好結果。美國上一次爆發房地產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不過,中國當前的狀況比較接近1980年代的日本。儘管當時的日本比現在的中國富裕得多,但經濟成長的軌跡和中國過去十五年相仿,都是靠投資驅動。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資金流向房地產。

日本資產價格泡沫在1989年末破裂時,經濟成長急劇放緩。企業和家庭因為債台高築,錢都拿來還債,而無法購買商品及服務。再加上勞動力減少,使得日本經濟成長率落後其他富裕國家。

部分問題出在政府反應太慢。直到1999年,日本央行才將基準利率歸零,並把刺激經濟的方向從消費轉向投資。最終,一次的泡沫破裂演變為數十年的經濟停滯期。

廣告

不幸的是,中國看起來可能步上日本後塵。政府仍然樂於靠著刺激措施將資金導向投資,而非塞錢給人民。人民銀行開始降息,但只下調微不足道的0.1個百分點。

中國的處境可能比日本更糟。雖然中國領導人倡導「共同富裕」讓各界期待收入更平均分配有助於提振消費,但家戶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只有38%,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55%。在過去的六年中,這個比重從未增加。

即使中國有意促成消費導向型的成長軌跡,也不容易實現。中

國政府有許多經濟政策仍然旨在促進出口和投資,同時抑制消費。強化社會保障體制這類可以永久提振家庭支出的政策,需要耗時多年才能實現。

整體而言,房地產市場的陰影可能持續籠罩中國經濟,而且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不僅到今年底而已。

廣告

(本文由「經濟學人」獨家授權轉載)